赵英立:踏遍青山茶正好
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赵英立:踏遍青山茶正好

 

茶味禅味 味味一味 诗心佛心 心心相印——林清玄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 

《好好喝茶》新书已经上市了,前两天和茶友聚会,有人问我,这本书与以前写的《中国茶艺》、《喝茶的智慧》有什么关联?我答道:这本《好好喝茶》更全面、更深刻、更系统地描述了茶文化全貌。

去年我在一次茶会上发言时说道:“如果一个茶人没有家国情怀,你就对不起手里的这盏茶汤。无论是唐代的茶圣陆羽、亚圣卢仝还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,给我们展示的都是这种情怀与担当”。或许因为这个思想,我的新书《好好喝茶》就是在这种情怀下构思的。全书整个第三卷都是在描述先贤们如何在一盏茶汤中展示了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胸襟。

 

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第一卷 

 

我一直认为,所谓的文化无非是“以文教化人心”,茶文化也是以茶教化人心。所以,学茶先学做一个合格的茶人,于是我以《茶人八德》做了全书的序言。感谢年已九旬的吴甲选先生,他特地用书法作品表现了“茶人八德”的内容。

 

茶文化的基础是茶本体,离开了茶本体就没有茶文化。关于茶的体、相部分我放到了卷首,这一部分占全书的三分之一,介绍了所有茶类与最有代表性的名茶,以及茶性的相关变化。关于茶品大部分内容都是我多年走访茶山所得,我坚持认为,走茶山是学茶的好方法之一,是印证书本所学的最好方式;所以这一部分的标题定为《踏遍青山茶正好》。

 

第一卷主要包括三个部分:1、茶叶概说;2、各大茶类、茶性及经典茶品;3、泡茶用水。

 

这一卷的笔墨主要用在茶类、茶品与茶性上,这是学好茶的根基所在。这里写到的所有茶品产地,除了一个地处西藏的林芝我没有亲到,其它茶区都去访过茶,有的地方不止一次去过,期间许多人和事都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。为此,我不愿意再写成枯燥的茶教科书,而是更多的融入了人文色彩,在笔法上也多了一些变化,如果不是篇幅的限制,会有更浓的生活气息。

 

 

这部分的一个重点是116页的“六大茶类茶性特征示意图”,这个图当初在《喝茶的智慧》一书中就有,可惜出版方为了节约成本把本应是彩色的图变成了黑白的,所以把本图蕴含的丰富内容全部节约掉了。这次我又对此图做了更深刻地描述,印刷上也是精益求精,算是弥补了上次的遗憾。这个图既是重点,也是难点,如能看懂,对学习下一卷会极有帮助。随我学茶的“高研班”学员这次的作业之一就是“读懂茶类茶性图”,可见此图的重要性。

 

第二卷 

 

 

对于大多数茶友来说,学茶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,而是为了有益身心,所以,了解茶“两养”功效是最重要的。全书第二部分谈的是茶之用,将原来提出“看季节喝茶”进一步展开,阐述了二十四节气与茶的关系,同时也与我在“掌阅”上线的音频节目做了呼应。这一部分主要是茶与人体的关系,题目定为《茶语人生》。在《喝茶的智慧》一书中,我已经构建了“两养、三知、三看”的茶养生理论体系,在本书中不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,只能是更加细化。所以对读过《喝茶的智慧》一书的读者来说,这一卷值得关注的有两点,一是将原来的“看季节喝茶”细化为“二十四节气与茶”,二是将“看茶喝茶”一节中,介绍了一些特种茶,并将当前茶叶市场的一些乱象做了剖析。

第三卷 

 

茶文化是茶的灵魂,也是本书的重点,占得篇幅也是最大的。我一直想把中国历史上著名茶人与作品做一个梳理,为学茶者提供一条方便之路,这次算是得遂心愿。虽然受篇幅限制,还有些出色的人物与作品没有收进来,有些收进来的作品也无法展开讲解,但是150页的篇幅还是讲清楚了不少内容,选材注重家国情怀,可以说是目前对历代茶文化作品阐述得比较详尽的书籍了。因为是谈文化,所以这部分的题目是《文人的茶盏》。

第四卷 

 

书的最后部分虽然只有40多页,却承载了我对“禅茶一味”的全部理解及禅茶修习的理论框架,是我多次在寺院讲解相关课程的总结。这部分内容普通茶客可以略过,仅供爱好者参考。在修学的路上只有相应,没有唯一,所以能够为相应者提供一些启发,闲人之愿也。 

书的装帧设计,用纸印刷都极好,线装的结构使得翻看时很舒服,如果大家读后觉得内容也与此相称,我就心安了。

 

作 者 简 介

 

赵英立,笔名京华闲人,著名茶文化学者、茶养生专家。始学中文,后入茶界,多年来走访祖国大小茶山,于茶类、茶性、茶养生、茶诗词等均有深入研究。是”觉农贡献奖“获得者,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。

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,培养了众多中、高级茶艺师、评茶员。著有《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》、《喝茶的智慧》等畅销茶文化图书。